English

好吃的鸡肋

2000-09-08 来源:生活时报 朱铁志 我有话说

有关“保送制”利弊优劣的争论,已在媒体上热闹了好一阵子,看样子还要继续热闹下去。因为无缘享受“保送”优待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,大抵也是对保送制是否合理说不上话的人。而能够说上话的,往往是更有可能使自己孩子享受保送优待的人。眼下,一些通过保送进入大学的人的水平越来越令人怀疑。隆回一中的作假不必说了,即便是已经入学的保送生,水货也不少。如果说特定历史时期保送制有它存在的特殊理由,那么在市场经济崇尚竞争的条件下,保送制早已丧失了它存在的合理性,正逐渐成为弄虚作假、损害公正原则的温床。换句话说,若不是被动迁就极少数人的所谓特殊利益,其实它早就该取消了,这场煞有介事的争论也早该收场了。

道理其实挺简单:如果说保送制是为了保护好学生的利益,不使其在残酷的高考竞争中落榜,那么我要说,什么样的好学生那么脆弱,一到考场就要“失常”,必须特殊保护才能进入大学?一个需要通过避免竞争才能“获胜”的“好学生”算什么好学生?为什么在“百万大军过独木桥”的高考中绝大多数人公平竞争,却有极少数“好学生”可以享受特殊化的待遇、可以逃避竞争呢?他们被“保送”的理由真的那么真实、那么充分、那么令人信服么?

通过统一考试竞争入学资格,未必是最好的办法。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,它依然弊端最少,相对最公平。既然这样,就应该在高考面前人人平等,不管你从前是“三好学生”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,还是什么竞赛获胜者,都一样。否则,便是对其他众多考生事实上的不平等。

在我看来,真正优秀的学生经得起各种考验,用不着“保送”,也不屑于被人保送。既然如此,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要顽强地维护“保送制”,而不愿意放弃这根“鸡肋”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